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卷(乐山市有答案)

作者:佚名 资料来源:网络 点击数:    有奖投稿

2018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试卷(乐山市有答案)

本资料为WORD文档,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
文 章来
源莲山 课
件 w w w.5Y
k J.Com

乐山市2018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
文科综合能力测试(地理)
 
注意事项:
1.本试卷分第Ⅰ卷(选择题)和第Ⅱ卷(非选择题)两部分,答卷前,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、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。
2.回答第Ⅰ卷时,选出每小题答案后,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。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干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。
3.回答第Ⅱ卷时,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。
4.考试结束后,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。
第Ⅰ卷(140分)
本卷共35小题,每小题4分,共140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。
澳大利亚的金伯利高原,总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。大部地区夏雨冬旱,每年湿润西北风为高原中的奥德河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,使该地成为农业试验区。高原西部和西北部濒临海洋,南部邻大沙沙漠。据此回答1-3题:
    1.金伯利高原应位于图中的
A. 甲地
B. 乙地
C. 丙地
D. 丁地
2.形成金伯利高原奥德河地区湿润西北风的主要成因是
A.冷暖气团的相遇,造成锋面的移动
B.热带气旋的移动
C.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
D.气压带、风带的季节移动
3.下列气候类型图中,最能体现金伯利高原地区气候特征的是
 

A B C D
某半岛地形图,该半岛沿岸地区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。图中A为纬线、B表示洋流; Q和M为河流,两河流域面积相当,在汛期时Q的径流量为M的3倍以上。据此,完成4-6题。
4.下列对图中河流情况的分析,正确的是
A.M河以高山冰雪补给为主,Q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
B.Q河流域,冬季地下水位高于其他季节
C.M河流域流量小是因为地处夏季风背风坡,降水少,
D.M河的流向自南向北
5.若该半岛位于北半球地区,且该地区接受海洋的水汽输送达到一年中最强季节,则
A.我国西北地区河流正处于断流期   
B.美国西部旧金山地区山火肆虐 
C.南非高原地区草木枯萎       
D.澳大利亚东南部达令盆地当地牧民正忙于剪羊毛
6.据材料提供的信息,下面对图中洋流成因、流向或影响的推测,正确的是
A.洋流B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     B.该洋流的形成主要源于盛行西风
C.夏半年该洋流流经图示海区多大雾     D.该洋流的流向大致呈东西流向
 
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: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,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,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,形成“沙不袭村,村不毁沙,人沙和平共处”的地理奇观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,覆盖一些黑色碎石。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,风力6-7级。据此完成7-9题。
7.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
A.河流沉积出露河床    
B.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     
C.就地岩石风化    
D.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
8.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
A.海水涨潮、落潮,海水堆积      
B.流水搬运、堆积作用       
C.君山冰川堆积作用      
D.君山阻挡、削减风力,风力堆积
9.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
A.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           
B.沙丘上黑色碎石多,固沙作用明显
C.植被根系发达,固沙作用明显           
D.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
 
某日,到开罗(东二区)旅游的小明在当地时间22:50收到同学在山东青岛拍摄后立即传来的照片(如图:青岛著名的“石老人”日出景观)。略去网络传输时间,结合图文资料,完成10-11题。
10.拍照时,北京时间可能是
A.6月8日4:50     
B.12月8日4: 50 
C.6月9日16:50    
D.12月9日16:50
11.小明在开罗游玩了一个星期,回到青岛后,也想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拍摄同样景象的照片(不考虑天气状况),那么,拍摄日期可以选择在
A.6月15日         B.7月6日  
C.12月15日        D.1月5日
 
 
第Ⅱ卷(160分)
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。第36~41题为必考题,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。第42~46题为选考题,考生根据要求作答。
36.读相关图文资料,完成后面各题。(22分)
材料一:沿非洲20゜经线地形剖面图及对流层大气环流示意图
 
 
材料二:加那利群岛(西班牙海外领土)位置图。
材料三:加那利群岛是非洲大陆西北岸外的火山群岛。各岛崎岖多山,海岸陡峭。群岛西部岛屿地势较高,特内里费岛上的泰德峰海拔3718米,为最高峰。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曾遭到冰川活动袭击,加那利群岛为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区系提供了避难场所。
(1)读材料一:图示控制A地的大气环流是▲ ,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。(6分)
(2)读材料一:图示B地盛行风风向为▲ ;该季节C地的气候特征为▲ 。(4分)
(3)读材料二、三:推测火山岛形成过程。(4分)
(4)加那利群岛植物复杂多样的程度在世界上较为罕见,试分析原因。(8分)
 
37.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(24分)
材料一:丰满水电站大坝将松花江拦腰截断,在其上游形成松花湖。冬季,晴朗夜间,气温常低于-20℃,但松花湖底部水温却高于0℃,流出的湖水使松花湖下游几十里雾气满江。早晨晶莹霜花缀满枝头,这就是雾凇(“树挂”)。“夜看雾,晨看挂”乃吉林冬季旅游盛景。
材料二:图a为吉林省等高线图及雾凇景观图,图b为松花江雾淞景点分布图。
 
   材料三:图b冬季某时段的甲、乙、丙三处表层水温统计分别为4℃、3℃、1℃。
 
(1)分析图a中长白山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。(10分)
(2)结合相关信息,简要分析图b中甲到丙河段的水文特征。(12分)
(3)简述当地冬季晴朗夜间“雾”形成的过程。(2分)
 
42.(10 分)【选修—旅游地理】
乐山大佛景区“山水结合、乐山乐水、城景互动”,魅力独特。夜幕降临,乐山城区交相辉映的现代都市夜景、古香古色的建筑与对岸朦胧的自然景色相映成趣,构成一幅和谐、完美的画卷。2017年,乐山市启动“夜游三江”,丰富夜间旅游项目,以期留住游客。图为夜游三江美景。
分析乐山大佛景区新开“夜游三江”的原因(6分),并推测其吸引大量游客应具备的运营天气条件(4分)。
 
43.(10 分)【选修—环境保护】
荒漠化是威胁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由风沙运动引发土壤风蚀是荒漠化的外部表现形式。草方格沙障是一种治沙方法,用麦草、稻草、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。在新设置的草方格沙障上,当气流或风沙流经沙障时,均有涡旋产生,并伴有积沙现象。随着植物在草方格中定居生长、演化,沙面趋向固定,生物结皮的厚度、硬度增大,根系盘结于地表。下左图是宁夏中卫沙坡头附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,右图是包兰铁路沿线在草方格上的绿洲。
        
据图文材料分析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及草方格沙障的治沙原理(10分)。
 
 
乐山市高中2018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
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

地   理
 
第Ⅰ卷    (共11题,每题4分,共44分)
1 .A  2.D  3.D 4.B  5.A  6.C  7.B  8.D   9.D  10.A  11.B
 
第Ⅱ卷(共3题,共56分)
36.(1)赤道低压带(2分)  形成过程:赤道附近,纬度低,近地面获得热量多(2分),空气膨胀上升(关键是膨胀一词)而形成(2分)。
(2)西北(2分)   高温少雨(炎热干燥)(2分)
(3)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(消亡边界)附近,地壳活跃(2分);地下深处的岩浆,沿着地壳裂隙或管道喷发,露出海面,形成火山岛(2分)。
(4)欧洲大陆第三纪晚期受到冰川活动侵袭,古地中海亚热带植物区系在该群岛得以保留(2分);各岛自然环境不同,加剧了外来植物的演变(2分);群岛内多山地,垂直地域分异明显(2分);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(2分);位于热带海域,水热条件好。(2分)(任4点8分)
37.(1)长白山呈东北—西南走向(1分),且海拔较高,相对高度较大(1分),导致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背风坡(2分);冬季,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(1分),导致同海拔西部气温低于东部(2分);长白山区垂直方向上水热差异变化明显(1分),出现从温带季风气候至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递变(2分)(或地形高差大(1分),形成气候垂直差异(2分))。
(2)受松花湖水库调蓄作用(1分),径流量较稳定(水位变化较小)(2分);松花湖流出的江水水温常年高于0℃(1分),冬季无结冰期(2分);受湖泊拦蓄泥沙作用(1分),河流含沙量较小(2分);流经区域地形平坦(1分),河流流速较慢(2分)。
(3)晴朗的夜间,大气逆辐射弱,气温低(1分);该段江水温度远高于气温,水汽蒸发多(1分),水汽遇低温,凝结(1分)形成雾。(任意答对1点得分,最多得2分)
42.原因:该旅游资源独特性强,吸引力大,可丰富当地旅游资源,提高知名度(2分);增加旅游项目,延长游客旅游时间,提高旅游收入(2分);促进乐山大佛的开发和保护,打造更美乐山(2分)。
天气条件:晴朗的夜晚(2分),且能见度高(或空气透明度高)(1分);风力较小(1分)
43.荒漠化原因:气候干旱,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(2分);植被覆盖率低,平地多疏松沙质沉积物(2分);冬半年,气压差大,大风日数多(2分)。
治沙原理:增大地表粗糙度,削弱近地面风速(2分);截留大气降水,减少沙层水分蒸发,增加沙层湿度,为植物生长供应水分(2分);随着植物在草方格中生长、演化 ,有机质逐渐在沙层中积累,沙层肥力增加。(2分)(任答对1点得2分,最多得4分。)
 

文 章来
源莲山 课
件 w w w.5Y
k J.Com
最新试题

点击排行

推荐试题

| 触屏站| 加入收藏 | 版权申明 | 联系我们 |